杜梨(杜梨種子)薔薇科梨屬落葉喬木,枝常有刺。株高10米,枝具刺,二年生枝條紫褐色。葉片菱狀卵形至長圓卵形,幼葉上下兩面均密被灰白色絨毛;葉柄被灰白色絨毛;托葉早落。傘形總狀花序,有花10-15朵,花梗被灰白色絨毛,苞片膜質(zhì),線形,花瓣白色,雄蕊花藥紫色,花柱具毛。果實(shí)近球形,褐色,有淡色斑點(diǎn),花期4月,果期8-9月。
產(chǎn)中國遼寧、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湖北、江蘇、安徽、江西。生平原或山坡陽處,海拔50-1800米。杜梨抗干旱,耐寒涼,通常作各種栽培梨的砧木,結(jié)果期早,壽命很長。木材致密可作各種器物。樹皮含鞣質(zhì),可提制栲膠并入藥。
(概述圖片參考質(zhì)料來源: [1] )
- 中文學(xué)名
- 杜梨
- 拉丁學(xué)名
- Pyrus betulifolia Bunge
- 別 稱
- 棠梨、土梨、海棠梨、野梨子,灰梨
- 界
- 植物界
- 門
- 被子植物門
- 綱
- 雙子葉植物綱
- 目
- 薔薇目
- 科
- 薔薇科
- 亞 科
- 蘋果亞科
- 屬
- 梨屬
- 種
- 杜梨
- 分布區(qū)域
- 產(chǎn)中國遼寧、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湖北
- 命名者及年代
- Bunge.1835
目錄
- 1 形態(tài)特征
- 2 產(chǎn)地生境
- 3 生長習(xí)性
- 4 繁殖方式
- 5 栽培技術(shù)
- ? 建園
- ?
- ? 修剪
- ? 疏花
- ? 疏果
- ? 施肥
- 6 病蟲防治
- ? 病害
- ? 蟲害
- ? 綜合防治
- 7 主要價值
- ? 觀賞
- ? 環(huán)保
- ?
- 8 植物文化
形態(tài)特征
編輯喬木,高達(dá)10米,樹冠開展,枝常具刺;小枝嫩時密被灰白
杜梨(4張)
色絨毛,二年生枝條具稀疏絨毛或近于無毛,紫褐色;冬芽卵形,先端漸尖,外被灰白色絨毛。
葉片菱狀卵形至長圓卵形,長4-8厘米,寬2.5-3.5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寬楔形,稀近圓形,邊緣有粗銳鋸齒,幼葉上下兩面均密被灰白色絨毛,成長后脫落,老葉上面無毛而有光澤,下面微被絨毛或近于無毛;葉柄長2-3厘米,被灰白色絨毛;托葉膜質(zhì),線狀披針形,長約2毫米,兩面均被絨毛,早落。
傘形總狀花序,有花10-15朵,總花梗和花梗均被灰白色絨毛,花梗長2-2.5厘米;苞片膜質(zhì),線形,長5-8毫米,兩面均微被絨毛,早落;花直徑1.5-2厘米;萼筒外密被灰白色絨毛;萼片三角卵形,長約3毫米,先端急尖,全緣,內(nèi)外兩面均密被絨毛,花瓣寬卵形,長5-8毫米,寬3-4毫米,先端圓鈍,基部具有短爪。白色;雄蕊20,花藥紫色,長約花瓣之半;花柱2-3,基部微具毛。
果實(shí)近球形,直徑5-10毫米,2-3室,褐色,有淡色斑點(diǎn),萼片脫落,基部具帶絨毛果梗?;ㄆ?月,果期8-9月。 [2]
產(chǎn)地生境
編輯產(chǎn)中國遼寧、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

杜梨分布區(qū)域
湖北、江蘇、安徽、江西。生平原或山坡陽處,海拔50-1800米。 [2]
生長習(xí)性
編輯適生性強(qiáng),喜光,耐寒,耐旱,耐澇,耐瘠薄,在中性土及鹽堿土均能正常生長。 [3]
繁殖方式
編輯播種:秋季采種后堆放于室內(nèi),使其果肉自然發(fā)軟,期
杜梨間需經(jīng)常翻攪,防止其腐爛,待果肉發(fā)軟后,放在水中搓洗,將種子撈出,放在室內(nèi)陰干,11月份土壤上凍前進(jìn)行混砂貯藏,濕砂與種子之比為3:1,拌勻后放在室外背陰的貯藏池內(nèi),為防止種子脫水,可再蓋10厘米左右的濕砂,來年春季解凍后,要每天一次及時翻攪,以防霉?fàn)€變質(zhì),種芽露白后,及時播種,20天左右即可發(fā)芽,定植5年左右可開花。 [3]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(wǎng)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(guān)。